这些启蒙好方法,让娃从小爱上音乐!
文:吉吉
你会经常给娃唱儿歌吗?
我每天都在唱,最近还录在了荔枝电台上(感兴趣的麻麻可以搜“吉吉的童话城堡,FM1782042”,或点击本文文末“阅读原文”),发到慢成长(mancz123)的朋友圈,大家很喜欢,好多妈妈和我说,娃听了会跟着扭扭胳膊和屁股,和我家娃一样high。
唱童谣这事儿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难,基本上是听个几遍,旋律就熟悉了,再对着歌词跟唱,挺像那么回事儿。大学时我进了母校很高大上的合唱团,和一帮特长生一起,还唱女高音,很久之后的一次考核,老师才发现原来我不识谱:
“那你怎么唱啊”,老师问。
“我就是听几遍,就会唱得准了。”好霸气啊……
老师让我单独唱了几首,发现我是没跑调,谢天谢地,我得以继续赖在里面,一共4年。
(史上最木有诚意爆照,浙大文琴艺术团合唱团,10年前的老照片啦,我在里面哦哈哈!密集恐惧症要发作了啊啊啊)
对音乐的感觉来自遗传吗?好像不是。回忆了下我的童年,爸爸五音不全、妈妈喜欢听音乐不过唱歌跑调。她很得意我那点音乐细胞:“你知道吗?从你在我肚子里开始,我就让你一直听音乐。”
“你听的啥?”
“歌颂毛主席的歌。”
噗……那个年代磁带特别少,我的确被《万泉河水清又清》《红梅赞》这些主旋律的歌洗过脑,到现在还能唱。虽然我妈给我听的不是莫扎特肖邦,但是她真的做对了一件事:让我接触音乐、让我喜欢上音乐。
谢谢母后!现在的娃明显幸福得多,音乐资源不要太丰富,咱就聊聊音乐启蒙的那些事儿吧!
平衡左右脑。音乐是人类通用的语言,会启发孩子的艺术脑,帮助大脑左右半球平衡发展,有调查发现,音乐不错的学生,往往数学也非常出色。
身心健康。音乐能引起循环系统和呼吸的谐和律动,调节人体内的生物节律,还能增强宝宝的想象力和记忆力,对提高听觉辨别能力和敏感度很有帮助。
陪伴成长。音乐是可以陪着孩子成长、让情绪有表达渠道、有出口的好朋友,感动、喜悦或落泪,都是释放。宝宝在娘胎里听到妈妈放的音乐还有妈妈听时的感受,也是生命之初在与母亲建立情感链接。
值得一提的是,音乐不应该只是狭义上的歌曲、乐曲,其实自然的声响、人工敲打出的有韵律的节奏,都可以是音乐,当孩子出生后,我们应该根据月龄特点,选择不同的启蒙方法。
0-1岁,让宝宝接触声响和音乐,着重于“听”。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情感反应,比如欢快的旋律节奏会激发活跃的情绪、露出笑容或是摆摆小手,轻柔的音乐有利安抚、由浮躁回归平静等。
1-2岁,让宝宝“更会听”,引导孩子做更多的互动。这个时候孩子的语言和运动能力都会有大的进步,所以,可以通过大人的引导,让宝宝对韵律、歌词做出反应,跟着节拍拍手、跺脚、蹲屁股甚至哼哼等,许多歌曲本身有动物的声音,对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很有帮助。
2-3岁,让宝宝进入音乐的小世界。这个时期的宝宝可以听得懂内容了,动作能力也更强,他们应该在家长的引导下,逐渐学会区分音乐作品、乐器、听懂音乐在讲什么、进行简单的描述、自己能唱出简单的歌,配合的舞蹈动作更复杂、更协调。
音乐播放器(早教故事机):这类产品里面会有大量的儿歌和故事,还能自己根据宝宝的偏好下载定制的音乐内容,配上可爱的卡通形象和声光效果,很受孩子宠爱,现在市面上这类产品很多,我家的娃很喜欢火火兔,花时间家的宝贝超爱贝瓦宝宝。
音乐书:童谣歌词就嵌在书里,按键就能播放,之前安利过的金宝贝,也是我经常跟唱的“小教材”,它的互动性很好,娃1岁后大致记得喜欢的音乐是什么钮,会自己去按。
童谣绘本:无形的音乐配上有形的绘本,能把抽象变得具体,尤其是色彩鲜艳、有情节有故事有特色有孩子感兴趣元素的好绘本,配上韵文工整、朗朗上口的童谣,绝对会让娃爱不释手。比如廖彩杏书单里强烈推介过的这套child’s play韵文儿歌洞洞书,会让娃爱上音乐和英文的。我最近也在唱哦!
音乐玩具:这类玩具往往有其他的功用,比如培养大运动能力、训练视觉,但又伴随着音乐的元素,能让孩子在玩中输入音乐的小种子,觉得听音乐是件有趣的事!玩具很多,以下是我家娃喜欢的,大家可以留言说说看你家得意的音乐玩具都有啥。
费雪小海马:安抚效果不错,都是轻柔催眠音乐,有利于孩子感知和平缓情绪
床铃:适合低龄宝宝,旋转+音乐,尤其吸引还不会翻身的孩子。
费雪钢琴架:配合着运动发育,脚蹬就有音乐声响,会坐后可以直接当琴用,1岁前我娃很喜欢,脚力一流。
小泰克小木琴:可以敲可以按,也有乐谱,不过适合稍微大一点的孩子,乐谱2岁前还用不上。
费雪学习屋:价格不菲,买回来觉得还是挺值的,因为有好多“机关”,开关门、窗、转动轮子、按灯,都有不同的声响和音乐,的确是个到处可以“学习”的屋子。
音乐&童谣APP。手机里常备一些有儿歌或古典音乐的app,对娃也是不错的乐感熏陶,也能充实妈妈的童谣库,如何让娃听音乐又不至于和你抢手机?我们家有个外置小音响,手机连好放在半高处,家里就有立体环绕的质感音乐啦!我手机里的给大家参考:
每天听多久音乐比较好?注意控制每天听音乐的时间哦,2岁以内的孩子,每次不要超过半小时,每天2小时以内,以免孩子“沉迷”音乐,忽视了实际的交流,言语发育反而迟缓。
听啥?别“大人主义”。我不主张带着功利心选择音乐哦,留意宝宝的喜好,莫扎特这种高雅段位的,未必孩子就喜欢,大人听着无聊的,孩子可能咯咯笑,话说我家娃最喜欢的是《小苹果》呢,扭得不亦乐乎。让娃接触不同的音乐类型吧!别总是翻来覆去的几首,每隔7-10天,可以换一批哦。
要学乐器不?几岁开始学?学不学,看孩子兴趣,不是家长说了算,千万别只盯着“别人家”,至于几岁学,特地请教了我的一位钢琴&小提琴幼教好友,答案是,“西方音乐家最早是2岁半,但亚洲孩子一般是4-6岁,孩子对固定音高的形成年龄为6-10岁,这段时间开始训练,音准有保障。”所以别着急,3岁以前,让孩子喜欢上音乐就好,重点还是“听”。
音乐不能取代“真人”!有的家长音乐一放、玩具一摆,看孩子被吸引住了,
就完全不理了,这是错误的哦!妈妈们可以把童谣唱给孩子,和孩子一起随着音乐摆动,喜悦的表情、投入的状态,孩子们才更容易爱上音乐,而不是更孤独。一起度过音乐亲子时光吧,随着音乐舞动、摇摆、让娃在身上腻、亲密的搂抱它可以是咱和娃沟通情感的纽带呢。
说了这么多,其实音乐启蒙,也是要“磨耳朵”,而且离不开大人的“走心”陪伴。我们也要多丰富自己的童谣曲库,像个多啦A梦一样。
分享童谣以来,每天都有妈妈问我,你在跟啥唱,你买的啥,好多就是淘宝天猫海淘的呀,我也会根据大师达人前辈们的推荐,选择一些经典品质的好音乐,并观察孩子的反应。
P.S.文中提到的廖彩杏老师推介的儿歌洞洞书,是我娃很喜欢的一套,大家可以点击今天的次条文章看一看,值得入手哈(还有我唱歌滴录音,嘿嘿)。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还可以进入我的荔枝电台听儿歌。
更多原创好文推荐: